成龍代表作《警察故事》續集《警察故事2013》近日正在各大院線熱映。不過影片的吐槽點還是遠遠多過亮點,尤其是作為一部現象級的偽3D影片,《警察故事2013》的3D效果絕對足夠“坑爹”。據觀眾反映,不過在《警察故事2013》里,你只能看到影片發行製作方的片頭商標是3D的。(12月30日新華網)
  作為當下電影行業的新興技術,越來越多的發行方選擇了製作3D電影。可惜的是,商家選用3D電影,並不是為了使影片效果得以充分展現,而是單純的為了提高票價。“不管效果是幾個D的,影片類型標上3D,給觀眾戴上個眼鏡就能賣上百元票價了”使得了許多觀眾“望3D卻步”。
  談到3D技術,就不能不提紅遍天下的《阿凡達》,正是卡梅隆導演的這部電影開啟了3D電影的新時代。接下來許多好萊塢電影業搭上3D的列車,希望複製《阿凡達》的輝煌。國產電影發現好萊塢的3D大片賺得個盆滿缽滿後,也紛紛效仿,先後推出了國產首部數字3D歌舞片《樂火男孩》、《蘇乞兒》、《唐吉可德》及隨後的《龍門飛甲》、《畫皮2》、《血滴子》等等影片。但是,在這些影片中,3D效果不受到觀眾詬病的,卻是寥寥無幾。國產大片紛紛投入3D浪潮的原因很多都只有一個——高票房,據瞭解,一部3D的影片,票價可以達到2D的1.5倍,同時也可以爭取到更多的排片場次,從而擁有更高的票房。
  可惜為了最大化票房利潤,許多3D影片實際上卻採取了後期轉制的做法,即把普通2D電影通過後期轉製為3D效果。而轉制的費用,相比直接拍攝3D電影會少去大半。但效果卻是讓觀眾“無法直視”,許多觀看了偽3D的電影的觀眾反映,這類影片的3D效果僅僅是讓觀眾戴上眼鏡後看字幕不會出現重影。正是這種盲目“跟風”式的製作,導致許多所謂的3D影片製作周期短、質量差,3D效果並不明顯,讓不少觀眾和電影人對3D國產電影產生了抵觸甚至負面情緒。相比國外的2D轉制,典型例子就是3D版的《泰坦尼克號》,該片雖然是2D轉制但導演卡梅隆當年可是動用了300名專家花了超過60周的時間,以1800萬美元的成本,才最終讓《泰坦尼克號》“立”了起來。
  每年好萊塢都能奉上令觀眾嘆為觀止的3D佳作,例如今年的《地心引力》、《雷神2》以及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1年的《功夫熊貓2》、《里約大冒險》等等。但縱觀國內,只有徐克的《龍門飛甲》和《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收到的批評相對較少,而相當大一部分的所謂“3D”大片,其糟糕、昏暗的效果反倒掩蓋了其劇情的精彩性。
  影片製作3D效果是需要一定的技術以及場面支持的,不是任何一部影片都值得製作出3D效果,3D影片更適合顏色鮮艷、動作場面宏大以及技術純熟的影片製作。普通的2D的影片,憑藉精彩的劇情以及合理的剪輯也可以收穫出色的票房。電影的製作出發點應是對電影藝術的追求和對觀影影迷的尊重,電影從業者就應該將自己的心思更多的放在提升影片質量和觀影體驗上,將3D電影技術與影視藝術、劇情有機的結合起來,用實力來獲取觀眾的青睞。而不是變著心思想方設法“劫持”觀眾的錢包,最終只能失信失德、失掉觀眾的口碑。
  文/黃周夏  (原標題:“坑爹”偽3D,何時才能消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19exlrw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